
- 詞條統計
- 瀏覽次數:
- 編輯時間:2021-10-25 19:01
- 最近更新:ru
王瑞霖
王瑞霖(夢石),1941年生,江蘇宜興人。
1966年畢業于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師從吳冠中、彥涵、高冠華。
1966年至1978年在北京頤和園管理處任美術設計,1978年至2001年在夕文局中國文學出版社任美術編輯、美術組組長、副編審,撰寫美術評論文章百余篇計二十余萬字。編余從事中國山水畫研究和創作,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重要展覽并多次獲獎。2002年任北京瀚藝德文物鑒定中心文物鑒定專家,2008年任人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組織的“中國就業培訓指導中心”文化管理項目文物鑒定專家組成員,2019年1月被中國文學界聯合會授予“德藝雙馨藝術家”榮譽稱號。
1990年入選新華出版社編輯出版《中國新百家》畫集。
1991年及1992年在韓國漢城中華畫廊舉辦“王瑞霖中國畫展”。
1992年獲日本國際同盟本部頒發“第二屆國際寶鼎藝術大獎”。
2009年獲第六屆中國山水畫大展“三百家榮譽獎”及“當代山水畫藝術杰成就獎”。
出版:“王瑞霖中國畫選集”一韓國漢城。
“王瑞霖中國畫作品集”一中國文聯出版社。
《潭影山房古陶瓷百品》王瑞霖著一一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文學出版社副編審。
取法正宗 丹青賢才——記著名畫家王瑞霖
丹青之法,法里有技,法里有修。當修養與技法相互裨益之時,才可以在作山水時寫透蕭蕭氣韻,創作出畫里駐泊詩意的佳作。所以文人山水是謂正宗,古今永傳品位是文化。當代著名畫家王瑞霖先生,首先是一位博覽經典的當代文人,所以他用文人修養駕馭筆墨,就可以讓文人山水在當代重新煥神,成為用丹青傳承文化的賢家!
他的山水作品,在創作過程中非常重視筆墨的表現力。先看筆法,落筆鈞真,皴擦靈活,骨法用筆的特征特別明顯。要論山水正宗,要看山水精神,骨法用筆是首要。當代山水有失筆法的現象成為流弊,線條無力,皴筆疲糜,畫山水非畫也,而成為“描”山水,描來描去就失去了骨法用筆的精氣神。反觀王先生的山水作品,筆筆相生,長線勾勒滑暢,短線頓挫有效,長短相較,高低相盈,不怕線條多如雨,必是筆筆不見松懈,絕無一根線條成為散兵游勇!在嚴謹的線條組織中,可以對境造意,即能為山水傳神,也能為山水立骨!兼工帶寫,有線條出神入畫之法,山水必有傳統法度的正宗。
再論其墨,渲染顯性靈,可以層層鋪陳,把積墨之法運用的無比嫻熟。以淡復濃,以濕沓干,可以積墨七層八層,把山巖之質積到鋼打鐵鑄。也可以積到十數層,亦不會一塌糊涂,盡是山水蒼潤的氣象。也可以依水破墨,依墨破水,抽象里作具象,具像里寫抽象,以水為紐,把水墨調和的虛實相生,道法自然!此等水墨渲染之法,遠師宋代山水大師范寬,取法為高古。后師清代山水大家龔賢,取法是正宗。也有近代山水大家黃賓虹的法度參意。深師歷代大家,又能融會貫通,取他法化已法,不拘泥其中,打得進去,脫得出來,非畫匠,是神通!
水墨是道,青綠是雅。王先生作山水,除了通諳水墨之道,也有淺賦青綠作雅致的要妙。在色不礙墨,墨不礙色的渲染中,讓山水既有蒼潤的質感,也有靈秀的屬性,以詩入畫,妙在隨類賦彩而顯現的氣韻生動。
取法正宗,丹青賢才。謝赫論畫,氣韻生動是首要,現在看王先生的山水作品,云來山更妙,云去山如畫,氣韻生動,賞心悅目!唯有作山水注重意象的塑造與經營,才可以把云上山巔寫意的四面俊厚。峨眉高出西極天,羅浮極與南溟連,看他的山水,總是在空間高遠的結構里,得賞西峰崢嶸噴流泉,東涯復沓蔽輕霧的詩情畫意。文人畫的意象,莫不如此。筆墨當隨時代的創見,此是典范!大家功力,盡皆如是!
著名書畫評論家 史峰 2020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