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波

張衛波,號太易居士,書畫家,文藝評論家。祖籍河南省內黃縣,太易畫派藝術創始人,中國人民美術家協會會員,香港國際華人書畫家協會會員。
個人簡介

 張衛波,號太易居士,書畫家,文藝評論家。祖籍河南省內黃縣,太易畫派藝術創始人,中國人民美術家協會會員,香港國際華人書畫家協會會員,文峰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學術理念:以畫印心,即心即畫,心畫一如,方得上乘。代表作品:老子出關,達摩悟道,太極墨魚,八駿圖等。  

            張衛波是一位在藝術上個性鮮明的書畫藝術家,他自幼天資聰穎,勤學苦練,6歲開始學習書畫,參訪了眾多的明師善友,數十年苦心鉆研書畫藝術,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被業內人士稱為太易畫派。

     統觀張衛波的藝術成生之路,大致分為四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為“食草動物”時期。約十年光景,這個時間段內他雖苦心修煉書畫技能,但不得其門,可謂千辛萬苦,不過也為后面的藝術收獲,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第二個時期:“旱鴨子”時期,約為三年左右的時間,這個階段內張衛波通過多年的苦修,再加上自己的先天靈性,已悟透了十分微妙,深奧的書畫理論真諦,但只是落于理論上,并沒有在實踐中去體現,就象一只旱鴨子,看起來是一個游泳高手,但一入水就不靈光了。

      第三個時期:“一條龍”時期,這個階段約為四年時間,此時,張衛波已經可以在實踐中應用自己所悟的書畫理念,又把實踐中獲得的正確經驗用來修正、完善自己的理論,最后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統一。這時的張衛波在藝術上的收獲碩果累累,在全國的書畫比賽中連連入展,獲獎,并在國家級美術期刊上發表了數十幅作品,張先生常常稱那時的他是“飛龍在天”,感覺自己所悟的書畫理論真諦,仿佛“天上天下,無人可比”似的,常常一講書理、畫理就口吐蓮花,妙語連珠,所畫作品也是人人喜歡,爭相購買。

      第四個時期:“一條蟲”時期,這個時間段張衛波復歸于平淡,他深深明白,人生百年如電石火光,就算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在宇宙中也不過是一粒塵埃而已,什么書畫技能,高深道理,簡直不值一提,張衛波原來的驕傲此時也蕩然無存,明白自己并不是“泰山頂上一棵松”,是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一介凡夫,并給自己的書房起名曰:一塵齋,這階段的張衛波和光同塵,由泰山頂上一棵松變成了泰山腳下一根蔥,他每日浪跡于井市之間,也不再經常寫字、畫畫,偶爾有興趣時,便在宣紙上抹上兩筆,如無興趣,縱面對千金求畫,也是視若無物。

      張衛波這四個時期的歷練是他的藝術風格和思想走向成熟的一個必然過程,對于這個過程著名美學家宗白華也有十分精練的概括:絢爛之極歸于平淡。

         近年來,張衛波先生專心致力于自己應該做的事兒,時刻安住于當下的平常心,接人待物、寫字、畫畫無不處于安詳之境,有一段時間內,張先生常常每天整搬柴運水亦不去畫畫、寫字,學生問之何不動筆墨,先生用手一指言曰:青青翠竹,郁郁黃花皆我之心畫呀!此時學生若有所悟。

      我想這就是張先生所悟:以畫印心,即心即畫,心畫一如,方得上乘的高深境界吧!

作品介紹

微信圖片_20221030200515.jpg

微信圖片_20221030200519.jpg

微信圖片_20221030200524.jpg

微信圖片_20221030200527.jpg

微信圖片_20221030200531.jpg

微信圖片_20221030200535.jpg

微信圖片_20221030200538.jpg

微信圖片_20221030200542.jpg

微信圖片_20221030212826.jpg

微信圖片_20221030212831.jpg

詞條標簽: